我们在第 1 部分和第 2 部分中完成的 PCB 设计已经足以用作自定义板示例。
不过,在本 Arduino 示例中,我们还将添加固定的连接器位置。
为什么不直接添加连接器组件?
现在,您可能很想将其添加到 PCB 设计中。不过,只有为连接器位置设置了“定位标记”,才能随意将 PCB 添加到项目中,并沿用 DesignSpark PCB 的设计方法(在原理图中创建设计,并将其转用到 PCB 中)。
这样可以避免反向标注功能(从 PCB 到原理图)出现问题,导致不支持添加的“组件”。
在本例中,我们阐明如何在 PCB 上添加“定位标记”。
这些简单符号设在记录层。
对于连接器,我们会首先在记录层上将引脚 1 的位置标识为方形焊盘。然后,将 Add pad(添加焊盘)设为 Normal(标准)。不过,在放置前,请按下“L”将分层改为 Documentation(记录)。忽略警告。
在焊盘仍高亮显示时,我们可以更改属性并将其添加到设计中。按下快捷键“S”,更改 Style(样式)。在此,我们将其命名为 Doc pin1,表示其为“记录层上的引脚 1”。图中显示了典型值,取消选中 Plated(镀层)复选框。
在焊盘仍高亮显示时,按下快捷键“=”,输入放置位置的相对坐标。借助工具提示来确认焊盘是否放在正确分层。
借助工具提示来确认是否放在正确分层。
放置所有 pin1 参考焊盘。
现在我们可以采用相同方式来添加通用引脚。
同样,我们可以使用快捷键“=”进行放置。并且,可仅针对每个连接器单独设置最大引脚数。或者,根据需要设定多个放置位置,以便在相应位置准确放置连接器。我们并不需要每个位置,其只是为了定位组件。
为避免与相邻连接器混淆,请在焊盘周围绘制轮廓,以便区分连接器。使用 Add Closed Shape(添加闭合形状)工具。
注意:我们可以将对齐设置设为 1/4 网格,这样有助于生成形状,其并不需要精确表示。
注意:若闭合形状显示为 Filled(填充),请选择形状,右击并选择 Properties(属性),然后取消选中 Filled(填充)选项。
接下来,针对所有其他连接器重复相应步骤。
现在,我们需要添加一些标识内容,以便区分连接器。这些内容必须为描述性文字,因为在此阶段还无法确定会如何分配最终组件参考(因原理图创建情况而异)。
接下来,在布局中添加其他所需零件(如 ICSP 连接器)以及电源和 USB 连接器的位置(可能希望在设计中避开这些放有特定组件的区域),以便完成布局。
添加 ICSP 连接器。
在本例中,将详细阐述如何使用 Relative Origin(相对原点)。随附绘图(见第 1 部分)中将其显示在非常见位置(为确保准确性,请查阅其他文档)。不过,在本例中将照常沿用。引脚 1 的坐标设在 2505.512 和 1198.031。
按下快捷键“=”,将引脚 1 参考焊盘放在上述位置。然后,将相对原点设在此零件处。据此设置标准焊盘位置(100mil 偏移)。注意,仔细查看图像便可发现方形焊盘中心的相对原点标记。
现在,添加了电源和 USB 连接器位置,PCB 可马上投入使用。
另请参阅:
评论
0 条评论
请登录写评论。